作者:人文 来源:温州大学 时间:2007-12-19 阅读次数:次
12月17日下午14:00,来自美国崴莱大学的教授张举文在1—410开展了一场针对民俗学研究生的讲座,主题为“美国的华裔与亚裔(散居民)民俗研究”。教室里座无虚席。
张教授从亚裔认同问题入手,列举了对亚裔不同时期的认识。第二阶段,介绍了美国对散居民的研究,包括它的历史,比如古英语民俗的遗留物,南部黑人的俗识,北美印第安部落的俗识等。随后通过对“folk in various historical context”,民俗学科在美国民俗学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,(多民族文化)多元一体等方面的介绍结束了这一阶段的美国民俗情况介绍。此外,张教授特别对美国对于华裔、华侨们的态度的改变作了讲述。他指出美国已经从以前的“melting-pot”变为现在的“salad bowl”,开始注重华侨、华裔们的个人特色,民族特点,而不是单纯的让他们成为外界环境的“奴隶”,在无止境的服从中最终失去自我。同时也指出,现在的美国对于外来民族采取的不是“assimilation(同化)”,而是“integration(融合)”。从第三阶段开始,张教授从中国的民俗研究出发,内容提及了中国民工、少数民族、城市弱势群体、下岗人员等。最后,张教授指出民俗学不是解释问题,而是阐释问题,并以生动的个案结束了这场讲座。
正如武宇嫦老师在最后总结到一样,在中国当下,跨文化研究是社会的趋势,也是文化研究的需要,因此,此次讲座让民俗学的研究能走进国门,更好的了解外国民俗学的研究进程,接受外国先进的民俗理论。
网赌网站(中国)-最热门的网赌网址大全 版权所有 © 2023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